当前位置:原创书阁>网游小说>擎国>第一百六十八节、濑户内海战

第一百六十八节、濑户内海战 (1 / 5)

动员学既然带了一个学字,那就证明它的确是很深奥,这可是和日本人嘴上的“道”不同,他们是什么东西都能复杂化神秘化进而加个道字显得各种高大上,茶道、书道也就算了,怎么说也是舶来品自然要高级一些,可这花道算是怎么回事?弄个盆景插花都能各种装13。不过这里不提他们只说姜田的新课程,这门学问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同样是个一知半解说不清所以然,但是根据在后世看到的很多事例,加上自习过一些物流方面的知识,至少在理论上姜田的动员学算是开创了地球头一份了。虽然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但是涉及到一个国家的动员体制,很多时候都只能是凭一两个神一样的后勤大师刷经验,只要这个人死了或是当权者不给力,那么国家就逐渐在各种内忧外患中走向衰亡,最明显的例子还是刚死不久的大明。

“国家的动员等级我暂且分为三等,其中最高的是一级既全国总动员……”姜田依旧面无表情的说着,全然没有以往的谈笑风生:“一般来说启动这种动员级别,就意味着国家进入生死存亡的全面战争,或是波及领土、人口三分之一以上的巨大天灾,比如前明末期,如若能及早统筹协调调拨物资,扑灭北方数省的旱灾,也不会让流民糜烂至此,当然这其中若是没有贪官污吏横行,各类卖国的败类上下其手,凭大明的国力也未必会这么早的灭亡。而北伐期间陛下不惜背上骂名,强行收取地主家的存粮,其实就是避免了物资囤积在少数人手中,而国家却因无梁赈灾而灭亡的覆辙。”

姜田这话不是在给张韬脸上贴金,他那段历史在南方可是官兵如匪抢夺民财的铁证,但是放在后世的经验里,在一场决定国家生死的战争中,无论什么体制的国家都玩过战时经济体制,就算财大气粗的美国也在二战时搞过石油配给。相反不用这种招数的国家要么最后失败了,要么就只能靠盟友的接济才能苟延残喘,比如被很多德粉拼命鼓吹的德国,德国士兵在斯大林格勒前线忍饥挨饿的时候,德国的工业生产力还有一大部分在生产不必要的民用商品。有人说它的失败是不该同时挑战全世界,但是有一点不要忘记,那就是他直到1943年以后才开始进入全面战争状态,但这个时候才想起来自己的生产力跟不上前线的损失,却已经为时已晚。

至于体现动员能力的正面例子,我们就不说德国的死对头苏俄了,就说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在08年先是一场南方罕见的冰雪灾害,紧接着8.0级大地震让半个中国为之震颤,接连两场波及面甚广的自然灾害体现出了什么?除了义无反顾的解放军,除了体现人性或闪光或黑暗的事例之外,大伙有没有看出国家的动员能力在灾害发生的瞬间所展现出来的力量,灾后一小时驻地部队就开赴灾区,二十四小时内储备物资已经到位,只是灾区交通断绝无法运送,于是就有了中国空降兵冒死伞降侦查灾情,就有了部队官兵负重几十斤翻山越岭,就有了陆航飞行员在复杂地形单轮着地运送物资与伤员,就有了灾民抱怨食物不可口要改善伙食……有人说这都是解放军的功劳,但军队不也是国家的一部分吗?没有政府的调配物资,没有地方上的各种支援保障,你让当兵的怎么去救人,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动员体系又怎么能行云流水般的完成抗震救灾、灾后防疫、地区重建呢?大伙还记得“对口支援”这个词吗?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