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原创书阁>其他小说>阅胥>第四十四章 昌都(三)

第四十四章 昌都(三) (1 / 4)

重檐彩峻,凤笛玉树,宝马雕车香满路。金翠照罗绮,歌酒长夜春不尽,万海欢声。

一梦花朝,遥问蓬瀛,醉夜莹莹星如雨。凭阑瑞烟深处,白月清风,岁岁熙,更吹落桂子霜满树。

艳骨如窟。

这诗中说的虽是夜幕垂落之后的昌都盛景,但将之用于白日,倒也是十分合衬。虽没有歌酒醉夜,没有莹莹繁星,没有白月清风,但秋日暖阳高悬,灿灿日光下澈,将金砖玉瓦照得愈显辉煌,称着黑檐朱梁、广轩羽阙,尽显钟鸣鼎食之昌荣盛态。

可待车马渐渐出了王公贵族聚居之所后,眼前所见却又是另一番天地。

临街商铺百二十间,来往商旅过客莫不是负箱提箧、神色匆匆。骡马经市而过,所到之处莫不是人声鼎沸、衣袂成云,临街商铺为招徕客人,特意摆出各方珍宝,引人驻足。酒楼铁铺、笔行书肆,各类商铺皆聚于此间,就连西琅的酒、安虞的布、金胡的马、四洋的乐器,皆是一求百应,仿佛此间没有世上寻不着、买不到的东西。

褚茵褚萤虽是儿时曾在昌都中住过几年,但彼时尚年幼,哪里还能记得那般清晰,此刻见了来来往往各色人潮,皆是新奇不已,直拉着褚阅和褚娴的手慨叹着多年不见,京中竟已繁华至。

此。

按理说束州也是西南大郡,虽远远及不上昌都繁华,但自昭宁年间三藩祸乱,昭宁帝田昊被迫南下、意欲迁都束州以来便自有了“南都”之称,其郡与西琅、安虞比邻,亦是文教融汇之大城,可昌都既是名唤“昌”字,自然有它独到的繁荣之处。

“我曾听老人说过,京城之所以取名为‘昌’,是因为昔年高祖皇帝率万民夜渡寒江后,曾与众臣商议要在何处选城定都。彼时因周王暴政无道,寒江之南饱受税增之苦,而尚处贫瘠,其中绛州尤最。众臣皆上表,请在稍为富庶的临海陵州建都,可唯独时任左相的仲孙塱恳请建都于绛州昌杳,说自古以来富庶的土地应该留给百姓去耕种、富饶的郡县应该留给商旅去为国家赚来钱财。他说此地前依荥河后靠泷山,自成险护之外,又气候湿暖,四季宜人,即便现在土地稍为瘠薄了些,但用以建城养百姓却是极佳之所。”

褚阅已是许久许久没有再见过此番繁荣昌盛之景,早先居于地府那三月间眼中所见皆是灰茫茫,即便其间所居鬼吏、所宿亡魂皆与俗世间百姓并无二致,可终究是冰冷冷的,没有肉身,亦没有呼吸,思及此,她不由得渐渐忘却了身边的褚茵褚萤,以为自己尚处在昔日与褚言相携出游的欢乐之时,开口便捡着昌都的典故兀自说了起来。

“彼时百姓刚刚随军南下,正是国力亏空之时,高祖闻言深以为然,立即采用仲孙塱的建议,改昌杳为单字‘昌’,寓意大齐万世昌荣之大业并不‘杳远’。数百年间风云变幻,历经永嘉年间的大火、昭宁年间的战乱、元平年间的内患,如今的昌都怕已是当年高祖皇帝都未能料想到的繁华······”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