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原创书阁>历史小说>逆天明末三十年>第六卷 天下归心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红河谷中

第六卷 天下归心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红河谷中 (1 / 3)

西域于阗,浩浩荡荡的行军队伍正在一路北上,道路上全是拥挤的军队,这些军队的旗帜五花八门,打扮也各有特色,甚至队伍中还有带着黄色**帽,穿着红色僧袍的**。这支队伍正是和硕特汗国的汗王,卫拉特蒙古的盟主固始汗的队伍。当日接到了西域各国的飞鸽传书之后,固始汗的心情比卫拉特蒙古各部落的首领还要着急,毕竟他是盟主,又是和硕特汗国的汗王,西域如果没了,就会动摇固始汗的统治根基,不管是大明还是大清还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但凡要动用军队,一定要给士兵军饷,如果连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都不能保证,是不会有士兵跟随自己的。不过这还不是最根本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是西域一旦丢失,和硕特汗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土崩瓦解。因为本质上,和硕特汗国是固始汗带领和硕特部的士兵强行占领青藏高原所建立的国家,国内的大部分民众都是高原人,这些人虽然现在看起来好像臣服于自己,可是说白了,固始汗心里也明白,他们是臣服于自己的钢刀,而不是真心实意的愿意做自己的国民。本来,南下攻取青藏高原只是第一步,固始汗只带了军队,没有带民众去青藏高原生活。下一部的任务就是要带领民众去青藏高原,也就是将卫拉特诸部抽出一部分民众,连同和硕特部直接移民到青藏高原,同化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这样才能建立稳定长久的帝国。

本质上,固始汗要做的事情跟刘毅差不多,刘毅也是要通过移民来进一步控制南洋,这跟西方殖民者一样,不管是什么地方,如果不能维持一定数量的,有文化认同的人口,那么这个地方必然不会被外来者长久统治。例如华夏这片土地上,古往今来,不乏有外族侵占入主中原建立王朝的例子,但是最后都会被同化,固然是因为华夏这片土地上灿烂的文化本身就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但是根本的原因还是外族的人口太少,经过数十年一百年之后,就被渐渐同化,有的人口稀少的民族因为被同化,最后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完全融入主体民族了。所以在固始汗的计划中,移民是最最重要的一环,可现在西域丢了,西域丢了就相当于和硕特汗国和卫拉特蒙古的联系断绝了,如果要绕路,那比原来的直线路程要长几倍,并且自然环境恶劣,虽然卫拉特蒙古是游牧民族,可是相对的,游牧民族对自然环境的要求是很高的,所谓的游牧民族迁徙,不仅仅是人口的迁徙,还有大量的牛羊牲畜,这些是他们的财产,也是他们的生存资源,就像是农耕文明的田地一样,没有牛羊,就等于失去了一切,牛羊不可能翻山越岭,从喜马拉雅进入高原吧。

固始汗知道,西域必须夺回来,不仅仅是为了他的移民计划,更是要重新掌控卫拉特蒙古,不能让山中无老虎**称霸王的局面出现,他早就知道所谓盟主不过是大家给他冠上的一个称号。幸亏是现在没有一个部落的实力比和硕特部强大,若是有,他的位子早就坐不稳了。而对于此次的侵略者清国,固始汗不是没有认知,毕竟林丹汗被皇太极杀死的事情整个草原都知道。但是固始汗觉得清国应该没有那么大的决心攻打整个中亚、西域和高原地区,那他的胃口也太大了,而且这些地方除了西域比较有油水之外,其他的地方并没有太大的油水,清国的人口也不像明国那么多,如果皇太极下决心攻打,那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长途跋涉,有需要调动多少民众前来巩固占领区?所以固始汗心中一直有一个以打促谈的方案,他认为,最终和硕特汗国和清国之间还是要和谈的,他也听过一些来自草原的消息,说是皇太极在和明国的作战中吃了亏,那么就可以理解现在清军攻打西域的局面,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肯定是想从西域找补一些回来。只要他们有所求,事情就好办,既然林丹汗没了,他的地盘也被皇太极收入囊中,那么事实上清国和卫拉特的领土已经接壤,双方发生冲突时迟早的事情,固始汗有心理准备,只是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