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丫头,你仔细回想,姥爷还怎么说?有什么自养自足的法子?”王大人如何不知道安济坊在前朝沿生的痼疾及至最终没落的结局。况且燕纾提到了常平仓,若非深晓其中关节的人怎么会知道这个?他正为安济坊的后续运转费脑子呢,智囊就送到眼前。

“舅伯,您,先别激动啊。姥爷当时也只顺口这么一提,怎么会对着我一个小孩子将这种大事说得那么详细。不过,甥女不才,倒是看过本旧书杂记,零星记载了原著者笑笑生关于安济坊这类院馆的一些想法,也不知道有没有付诸实施。原书散佚不知去向,很可能被姨娘收没了。好在我大略记得,舅伯可愿听闻?”

燕纾不后悔自己的冲动,只是需要找个圆得过去的说法,她希望那些思想能给王大人一些参考借鉴。至于姨娘收没原身的东西,也是事实,就让她遭王大人记恨一回吧。

“沈和――快拿纸笔过来!”王大人当然要听还要记,今天这丫头的来访真是带来了意外惊喜啊。

“首先,笑笑生认为安济坊的设立从最初就应避免‘奉行过当,使贫者乐而富者扰’的发展可能。

‘贫者病无医,济之使安,为政所当为。然则,富者厚而善,济贫使安,乃富者之仁;勿仇其富,勿伤其仁,勿增其扰,使劫济有度,亦为政所当为。’”燕纾假托有笑笑生这么个作者,再将自己的观念认识,倒译成古文言,逐字逐句念了出来。“盖常平者,欲常以平,犹自出入不平……”

王大人的笔锋在宣纸上沙沙地游走,同时脑子里也在飞快地转动。一直记满一大页纸,王大人意犹未尽地停了笔,看向燕纾的眼神仍充满期待。

燕纾却不敢把太过超越的想法都抖露出来,摒弃了那些不匹配这个时代经济基础和朝纲政要的,选择了一些局部试点易于施行的策略和办法。

例如有针对接受救济贫病者的,规定凡由安济坊免费冶疗至痊愈的病人,须付出一定的劳务回报(适度定量,主要是为了强化“救济”观念,弱化“恩济”色彩。古人推崇的“施恩、恩与”思维,其实最不靠谱儿,很容易与“仇”拉边带靠,一旦养成了习惯性地受恩,往往就不知感恩、报恩,甚至挟欲要恩,不满则仇),推及贫病者,若本人丧失劳动能力的可由家人代服;另外,劳务完工有超出规定工作量的部分按雇工结现。

再有针对富户捐赠者的,规定在府衙权限范围内,免除与捐赠金额相对应的一定比例地方税,多捐多免;另有其他优待。

而能够确保以上两方面顺利的关键,有赖于开辟安济坊的自营业务,一来弥补常平仓拨款的不足,二来有效使用受济者劳务,三来给予捐赠者更多回馈。

具体业务开展要视所在地的资源和条件,一般可凭借派遣医官的特殊身份和医术设立坊营医馆,同时广纳医中贤才,专接其他医馆无能为力的疑难杂症,或偏具某个专科领域特色,例如妇儿专科。收费宜偏高,能以医养医。而对安济坊捐助丰厚或有特殊贡献者,皆可成为坊营医馆的超级贵客,拥有贵客帖,优先问诊,诊费优惠折扣。特别是首席医官,日常仅医冶贫病者而不参与坊营医馆的看诊,只有贵客帖持有者才能挂到首席医官的特需号……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